钢琴别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齐少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Rachmaninov Piano Music Collection/拉赫玛尼诺夫 钢琴作品集合【PD...

[复制链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01:42: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齐少凡 于 2013-9-9 01:44 编辑

拉赫玛尼诺夫 肖邦主题变奏曲
《肖邦主题变奏曲》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Chopin on Prelude Op.28-20 Op.22 ,作于1902~1903年间,主题是在肖邦的《前奏曲集》Op.28中的第20首《c小调前奏曲》的基础上增加了二十二段变奏而来。虽然来自肖邦的作品,但却极具拉氏的演奏风格。这组变奏中,有些曲子在节奏和选材上都比较详尽复杂,有些则如第一首变奏一样,结构非常简单质朴
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Chopin (Russian: Вариации на тему Ф. Шопена, Variatsii na temu F. Shopena), Op. 22, is a group of 22 variations on Frédéric Chopin's Prelude in C minor (Op. 28, No. 20), composed by Sergei Rachmaninoff in 1902-03.


Variations[edit source | editbeta]
  • Theme: Largo, 9 bars
  • I: Moderato (66 bpm), 8 bars
  • II: Allegro (122 bpm), 8 bars
  • III: 132bpm, 8 bars
  • IV: 132 bpm, 24 bars of 3/4
  • V: Meno mosso (92 bpm), 8 bars
  • VI: Meno mosso (64 bpm), 12 bars of 6/4
  • VII: Allegro (120 bpm), 8 bars
  • VIII: 120 bpm, 8 bars
  • IX: 120 bpm, 8 bars
  • X: Più vivo (144 bpm), 14 bars
  • XI: Lento (44 bpm), 14 bars of 12/8
  • XII: Moderato (60 bpm), 32 bars
  • XIII: Largo (52 bpm), 16 bars
  • XIV: Moderato (72 bpm), 24 bars of 4/4 then one bar of 2/4.
  • XV: Allegro scherzando (132 bpm), 45 bars of 12/8 in F minor.
  • XVI: Lento (54 bpm), 14 bars in F minor.
  • XVII: Grave (46 bpm), 18 bars of 3/4 in B♭ minor.
  • XVIII: Più mosso, 12 bars in B♭ minor.
  • XIX: Allegro vivace, 35 bars in A major.
  • XX: Presto (92 dotted minims per minute): 108 bars of 3/4 in A major.
  • XXI: Andante (60 dotted crotches per minute): 24 bars in D♭ major followed by 29 bars of 3/4 in C major marked Più vivo (100 bpm).
  • XXII: Maestoso (100 bpm) 82 bars of 3/4 in C major. Then 9 bars marked Meno mosso. Then 19 bars marked Presto.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01:38: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齐少凡 于 2013-9-9 01:45 编辑

拉赫玛尼诺夫 VR波尔卡
此首是“V.R 波尔卡”,V.R是拉赫父亲的名字缩写。这支曲子的旋律是他父亲从小一直弹给拉赫听的,后来为了纪念父亲,把旋律改编成了复杂绚丽技巧的作品,即本作品。
作于1911年。降A大调,2/4拍,小快板。标题中的“W.R.” 指的是拉赫玛尼诺夫的父亲瓦西里·拉赫玛尼诺夫(Wasily Rachmaninov)名字的缩写。作曲家是根据儿时记忆中父亲弹奏的一个主题而创作了这首欢乐的波尔卡舞曲,并命名为《瓦西里·拉赫玛尼诺夫主题波尔卡》。事实上,这首作品中所使用的主题并非出自作曲家父亲之手,而是来自德国作曲家弗朗兹·贝尔(Franz Behr, 1837-1898)所作的一首曾经广为人知的钢琴作品《快乐的小鸽子》Lachtauben Op. 303 中的主题。小拉赫玛尼诺夫将其父亲经常弹奏的这首钢琴曲误认为是其原创作品。也就是说,《瓦西里·拉赫玛尼诺夫主题波尔卡》实际上是根据贝尔的《快乐的小鸽子》Op.303 主题而作的一首改编曲。拉氏将其中出现的十九世纪抒情式进一步升级,在触键上和技术上提出了新的挑战,具有轻巧和嬉闹的沙龙音乐性质。这对于经常使用严肃和阴沉素材进行创作的拉赫玛尼诺夫来说是难得一见的。尾声处有一处速度较慢且略为黯淡的乐句一闪而过,随后以谐谑的乐句结束全曲,让人不禁产生捧腹大笑的幽默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01:32:45 | 只看该作者
音画练习曲(17首) Etude Stableau op.33, 39

拉赫玛尼诺夫为钢琴而作的《音画练习曲》,其含义是用钢琴技巧与音来作绘画表现,共包OP.33的9首与OP.39的9首,共18首。

OP.33作于1911年,9首分别为:1.从容的快板,F小调,在低音域下行音阶有不安的音型,虽中间高音部有短暂独白,但很快就被阻断,顽固音型复现于低音,最后远处有钟声表现。2.快板,G大调,由短小的分解和弦节奏与宁静的旋律组合而成。3.极缓板,C小调,装饰音和弦连锁而成的部分后,是速度转快后以分解和弦为主的平静的主部。4.把OP.39的第六首改订移用。5.中板,D小调,断音节奏动机越来越膨胀,成为主要主题,但主要还是由动机的发展与再现构成。6.不是快板,两小节后转急板,降E小调快速音群,半音阶性和弦音团纠缠在一起。7.热情的快板,降E大调,在有节日气氛的鼓号调上钟声若隐若现。8.中板,G小调,在平静的分解和弦上,浮以哀愁的旋律。9.极缓板,升C小调,其中有3种对比性因素:进行曲风格的节奏、远处钟声般的音响及不安的动态。

OP.39作于1916—1917年,9曲包括:1.激动的快板,C小调,右手急速的分解和弦,左手刻划切分音节奏。2.很慢,A小调,在低音旋律与右手旋律错开半拍进行中嵌入交叉节奏的三连音,拉赫玛尼诺夫表示,这是表现海洋与海鸥。3.确切的快板,升F小调,开头音型在执拗的重复中变成流动的音型。4.很快,B小调,一种进行曲型的谐谑曲,拉赫玛尼诺夫说,这是描写市集。5.热情地,降E小调,以三连音符刻划的和弦伴奏下,奏自然小调的旋律。6.快板,A小调,托卡它风格,拉赫玛尼诺夫说,这是表现红帽子与野狼。7.广板,C小调,拉赫玛尼诺夫说这是送葬的队伍,其中有哭声与钟声。8.中庸的快板,D小调,以一个短小的动机统一全曲,中间出现稍慢速度后,出现新的旋律。9.中庸的快板,进行曲速度,D大调,称为“东方进行曲”。

拉赫玛尼诺夫 音画练习曲 OP.33:
拉赫玛尼诺夫 音画练习曲 OP.39: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01:26:58 | 只看该作者
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四手联弹《意大利波尔卡》

拉赫玛尼诺夫(Rachmaninov, 1873-1943)是一位出生于俄国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1943年临终前入美国籍。他的作品甚富有俄国色彩,充满激情,且旋律优美,其钢琴作品更是以难度见称,纳入于不少钢琴演奏家的表演曲目中。被誉为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兼指挥,俄罗斯浪漫主义传统的最后一位伟大倡导者。

  《意大利波尔卡》(Polka italienne)是拉赫玛尼诺夫在1906年所作。当时他和家人在意大利度假时,碰到了一位正在演唱那不勒斯歌曲的街头艺人,正是这首那不勒斯歌曲给了拉赫玛尼诺夫灵感,创作出了这首意大利波尔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01:19:06 | 只看该作者
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舞曲》
作为拉赫玛尼诺夫的最后一部作品,《交响舞曲》写于1944年10月,献给指挥家尤金·奥曼迪,并由他在次年初指挥了首演。
  这里的“舞曲”之名只存在象征之义,从作品的艺术构思来分析,它更接近于《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可以被看作是由三个音乐画面组成的一套组曲,或者是一部三个乐章组成的交响曲。
  这部作品与《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类似之处,还在于它的悲剧性,让人感受到了拉赫玛尼诺夫自己不断进行和深化着的哲学性思考,其中那些无尽的悲哀足以让人万箭攒心。不满与痛苦是那样充沛发达,由于意识到找不到出路而又倍感疲惫,偶尔是一些狡黠的徘笑打断了直爽性情的表达。整个乐曲的旋律不失为抒情而动人的类型,但节奏显得比较单调和机械,致使融合起来的感觉凸显了离奇的特点,似乎有意无意地强调着非人世和无意识这类特性。
  拉赫玛尼诺夫曾为《交响舞曲》的三首乐曲冠以“清晨”“正午”“黄昏”的名字,但在作品面世的时候,他又不再标明任何类似的标题或者说明,似乎在有意规避将这部作品音乐自传的理解倾向。
  蓬勃的朝气与坚强的毅力主宰着第一乐章。那些徒劳无益的努力贪求似乎被隐伏了起来,暂时不得露面。乐曲开始时的主题轻快典雅,但没有来得及充分展开,就被激烈的凶兆和弦所打断。当它再以齐奏的方式再现之时,音响已经非常强劲有力,类似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开头主题的个别乐段,形成一种咄咄逼人的感觉。临近曲尾时,一支新的旋律在钟琴、竖琴和钢琴的伴奏下,响起于弦乐器声部,成为作者对自己遥远的亲切的青年时代的回忆以及对祖国的怀念。
  第二乐章有一些圆舞曲的感觉,充满了诗意的魅力以及精密的色彩变化,倾诉着作者成熟时期所经历的苦闷、不安、慵懒和狂热。
  末乐章可以被称为俄罗斯音乐文化中最令人震惊的作品之一,非常真实地塑造了在可怖的幽灵面前现出的恐惧、绝望和战栗这一类情状。乐曲一开始,便是全乐队轰然的一击,一个让人联想到《愤怒的日子》的旋律向人们逼来。在变换了速度的乐段,形成一种昏暗的背景色,仿佛死亡之神已经在向作曲家徐徐走来。最后完成于震耳欲聋的可怖的狂潮音响冲击之中,得出一个非常悲剧性的结论。
  拉赫玛尼诺夫自诉自己“我天生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就是如此敬谨写作《交响舞曲》的,将自己难忍的内心痛苦和心理疲惫、远离祖国的孤独和消极心情延伸爬蔓,展示于世,同时对自己的早期作品进行了回顾和重温,划出了一个圆满之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00:57: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齐少凡 于 2013-9-9 01:16 编辑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双钢琴组曲》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双钢琴组曲》是一部很雄壮感性的钢琴音乐作品,具有很浓烈的“管弦乐意境”,是一部很成功的作品。乐曲蕴含着温暖而浪漫炽热的宣叙调旋律。拉赫玛尼诺夫是“和声”运用的大师,运用大量功能和序列都新鲜的和弦,并且成功引用了民族传统的舞蹈节奏,赋予音乐主题朝气蓬勃的生命力。阿格里奇与弗赖里这两位同样是来自南美大陆的钢琴大师的音乐对话,给人以极高品味的享受钢琴演奏水乳交融,音色甜美的歌唱性,热情真挚的表现力,唯美纯净的意境,透彻的触键发音,让钢琴的声音把殿堂级的经典作品诠释得淋漓尽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00:56: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齐少凡 于 2013-9-9 01:17 编辑

拉赫玛尼诺夫 《第一双钢琴组曲组曲》
Suite No. 1 (or Fantaisie-Tableaux for two pianos), Op. 5, is a composition for two pianos by Sergei Rachmaninoff. Composed in 1893, this suite illustrates four extracts of poems, written by Mikhail Lermontov, Lord Byron, Fyodor Tyutchev and Aleksey Khomyakov.[1][2]
This work was first performed on November 30, 1893, by Rachmaninoff and Pavel Pabst in Moscow, and is dedicated to Tchaikovsky. Rachmaninoff composed a second suite in 1901.
The four movements are:
I. Barcarolle. Allegretto, in G minor.
II. La nuit... L'amour... Adagio sostenuto, in D major. (The night...the love...)
III. Les Larmes. Largo di molto, in G minor. (The Tears)
IV. Pâques. Allegro maestoso, in G minor. (Easte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00:33: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齐少凡 于 2013-9-9 01:17 编辑

双钢琴狂想曲-俄罗斯狂想曲
Russian Rhapsody is a piece for two pianos in E minor composed by Sergei Rachmaninoff in 1891, when he was 18.[1] It is more accurately described as a set of variations on a theme, rather than a true rhapsody. It was premiered on October 29, 1891, and its performance lasts approximately nine minutes.[2]

While still a student at Moscow Conservatory, Rachmaninoff wrote to Natalia Skalon on January 22, 1891 [O.S. January 10] mentioning that he had begun work on a piece for two pianos that he wanted to play with Alexander "Sasha" Siloti.[3] Although, he dated the manuscriptJanuary 12–15, 1891 [O.S.], implying that he had the composition in his head at the time of the letter, and only recorded the days he notated it on paper. Despite his stated intentions, he began rehearsing with Leonid Maximov, who had been a fellow student of Nikolai Zverev and pupil of Siloti, to play at a student concert at the Conservatory on March 8, 1891. However, Zverev, still upset over Rachmaninoff's request for a separate composing room, did not allow them to play together, so at the concert Rachmaninoff ended up conducting his choral work Deus Meus (1890) instead.[1] The Rhapsody received its premiere after he graduated, on October 29, 1891, in a performance by Rachmaninoff and Josef Lhévinne at the Conservatory.[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00:20: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齐少凡 于 2013-9-9 00:23 编辑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俄语:Рапсодия на тему Паганини拉丁化:Rapsodiya na temu Paganini),俄裔美國藉作曲家謝爾蓋·拉赫曼尼諾夫1934年創作的A小調24段變奏曲,作品編號43,由鋼琴獨奏配以管弦樂團伴奏,類似鋼琴協奏曲
此曲以《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命名,是因為拉赫曼尼諾夫以尼可羅·帕格尼尼為獨琴小提琴創作的著名隨想曲第24號隨想曲》(Caprice No. 24)加以變化以成。《第24號隨想曲》被多位作曲家採用為作曲藍本,著名的有約翰尼斯·布拉姆斯弗蘭茲·李斯特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等,拉赫曼尼諾夫只是其一。
根據《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樂譜上的說明,拉赫曼尼諾夫在1934年7月3日8月18日瑞士琉森湖邊Senar別墅創作此曲。此曲於同年11月7日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首次公演,由利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指揮,拉赫曼尼諾夫彈奏鋼琴,費城管弦樂團伴奏。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A小調變奏曲,共變奏24次。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概览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A小調變奏曲,共變奏24次。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概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00:18: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齐少凡 于 2013-9-9 00:47 编辑

拉赫玛尼诺夫1914年前后开始创作他的《第四钢琴协奏曲》。虽然作曲家1917年离开俄国时随身携带了大量草稿和初稿,但这首作品直到1926年才得以继续创作并完成。1927年,作曲家担任钢琴独奏,在美国进行了一系列演出,弹奏这首协奏曲。第一场音乐会于3月18日在费城举行,指挥是斯托科夫斯基。不过,在这部作品首次出版(1928年,巴黎)之前,作曲家又对它进行了大量修改。作曲家对后来的演出效果仍然不满意,继续不停地对其进行修改,直到1941-1942年间才完成这首作品的最终版本,也就是作曲家1943年去世前不久。

这些不同版本中改动的地方有三种。首先,第一乐章的开始部分于1927年部分重写,末乐章的中间部和尾声分别于1927年和1941年两度重写。其次,钢琴独奏声部也进行了各种改动,尤其是1941年对第二乐章中间部分的改动。再次,作曲家对许多地方进行了删减。尤其引人注目的是,1927年和1941年重新创作的第三乐章的尾声,对这一乐章的整体规模进行了较大的压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琴别院

GMT+8, 2024-7-1 21:10 , Processed in 0.08087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